无障碍阅读| 订阅号 |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 | 日资企业代表团来鄂寻找合作机遇,他们都会说中国话

2025-04-25 11:47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祎 通讯员 王子悦

日资企业代表团在武汉华星光电考察。

4月22日至23日,由日本银行(央行)、三菱日联银行、瑞穗银行、野村证券、罗集帝物流、东芝等组成的代表团来到湖北,先后前往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光谷生物城、人福医药集团、武汉华星光电、东风猛士生产基地、众宇动力等地考察交流,寻找合作机遇。

起初,记者还在因双方语言不通,怕采访交流起来有些困难。可是,主动上前打招呼,却发现,代表团人人都会讲中国话。

小池一德是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为了不错过这次难得的考察,腿部受伤的他,拄着拐杖完成了两天的行程。“其实我2013年来过几次武汉,时隔12年再来武汉的城市面貌和产业格局都发生了巨变。”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让沟通变得很顺利。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学中国话,进一步深度开拓中国市场”成为许多日本企业的选择。有市场调查显示,有53%在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说,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甚至是头号市场。

日资企业代表团在众宇动力考察氢能源技术。胡祎摄

    眼下,湖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43.4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创下近12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700亿元,达到1743.1亿元,增长16.6%,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这不仅为湖北本地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也为广大海外资本、外资企业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期待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加深与湖北企业的合作。”与代表团其他成员不同,年过五旬的今村学已经在武汉生活多年,担任丸红(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一职。平日里,他经常吃武汉热干面、喝排骨藕汤,并把湖北的周黑鸭等特产带回日本国内,与家人分享。

    在今村学看来,掌握中国话才能更好与中国的政府、企业打交道,而如果依靠“翻译”很容易产生“语义折扣”“文化折扣”。在他看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也为公司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

今村学接受记者采访。胡祎摄

罗集帝物流是一家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企业,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参观完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之后,罗集帝物流(上海)国际营业本部副部长高桥启吾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丰富的航线网络让他看到了新机遇,未来有望以湖北为跳板,开发中国前往印度等地更多的新航线。

光电子信息是湖北的万亿级产业,也是日资银行融资的集中领域。“像华星光电这样一些有优势的企业,我们乐意为他们在内外贸结算体系中,提供融资、结算等便利。”瑞穗银行(中国)武汉分行行长高林慎治一路上边看边记,期待能为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

汽车产业是湖北的支柱产业,也是日资企业代表团此行关注的重点。东风公司作为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旗舰企业,是湖北经济增长的“顶梁柱”、产业转型的“领头雁”。在参观东风猛士917实车展览、演示时,代表团成员纷纷赞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为“猛士”点赞。

那么,是什么吸引着日本企业,让他们愿意掏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叶青表示,答案其实不复杂,主要是中国市场需求大,订单也多。完整的产业链、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丰富的技术人才资源,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因素都让日本企业觉得值得继续投资。

4月22日傍晚,省商务厅负责同志在武汉会见日资企业代表团。胡祎摄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北一直非常重视对日合作交流,特别是在汽车、金融、物流运输等多领域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众多日资相关企业落户湖北,孝感日商产业园已有33家日企聚集,累计投资超百亿元。

    同时,省商务厅透露,近期,还有来自德国、法国等地的企业代表团也将来湖北考察,寻求合作。

    数据显示,全省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156家,同比增长18.18%,数量居中部第一;实际使用外资3.61亿美元。开放湖北,磁力越来越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