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水潮涌楚商归——宣恩以作风之实激活“楚商回乡”投资热潮
2025年“楚商回乡”项目34个,同比增长88.89%,占总签约项目的80.95%。
盛夏时节,武陵山区的宣恩县正被一股“楚商回乡”热流环绕,34个“楚商回乡”项目如34颗珍珠散落于2737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勾勒出“浪漫宣恩”的全新经济版图。
同比增长88.89%,不仅刷新了该县“楚商回乡”投资项目纪录,更折射出作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深层逻辑——当“转作风”成为逐梦发展的动能,当“店小二”的脚步丈量过每寸土地,当“放管服”的春雨滋润产业根系,归巢的楚商正以资本为笔,在贡水之滨书写着“故乡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从“企业跑腿”到“一站办结”
6月26日,宣恩县党校片区商业地块出让合同正式签约,宣恩县恩泽逸居酒店有限公司摘得该地块,计划建设260间客房,多功能餐厅、宴会厅等,配套建设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打造星级酒店。
项目洽谈伊始,宣恩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帮办代办公司注册、项目备案,积极协调自规、税务等部门,全力推进项目落地。从项目推介、跟踪洽谈、项目公司注册到土地摘牌、地块签约、项目落地,用时仅56天。
“我们组建有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牵头县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五个一’推进机制,从公司注册、备案、证照办理等环节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宣恩县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家乡的营商环境很好,项目全程有专班专员帮办代办,协调相关单位,我们只管投资,其他的事都给我们办好了,很省心。”说起项目的推进过程,广东省宣恩商会副会长、宣恩县恩泽逸居酒店有限公司股东朱德龙感慨道。
企业家感慨的背后,是宣恩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将1275项涉企审批事项重构为“只进一门”,让“企业不跑腿”;组织梳理县级执行的惠企政策,印发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方案,健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推动43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其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惠企政策集中办理窗口,方便企业“一站办结”。
宣恩还在恩施州率先推出县级政务服务“数字人”,该系统覆盖19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与政务直播形成优势互补,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宣恩全方位、全天候、全周期的“筑巢引凤”,使乡情转化为投资动力,让楚商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人才回聚、项目回报”
从“他乡筑梦”到“归巢兴业”
在万寨乡集镇,伴着醉人的茶香,楚商肖儒银投资1.45亿元的贡茶大型商旅综合体建设项目正拔地而起。
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体验中心、硒产品展销中心、贡茶会客厅......这个集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大楼,建成后将有效完善当地产业配套,成为伍家台贡茶文化交流、茶叶交易的平台,而其最初的构想,源于宣恩县招商考察团赴海南考察的招商推介。“当听到家乡干部介绍老家日新月异的发展、高速崛起的生态旅游产业,让我瞬间决定要在家乡投资项目,反哺那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样的“楚商回乡”故事在宣恩并非个例。深圳领航世纪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荣是高罗镇九间店村人,其投资的领航包装印务加工生产项目于1月16日签约落地,计划建设纸制品印刷车间、展厅、物料暂存间等,用于生产各类包装及开展印务加工,建设食品药品包装制品生产车间,食品药品包装生产线等,经过半年的建设,目前已投入生产。
宣恩作为全省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十个试点之一,将企业发展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今年签约的34个项目中,33个项目涉及宣恩县确定的“硒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生态文化旅游”五大产业,这既延续了楚商的“家乡情结”,更契合宣恩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归乡经济”与县域经济的深度融合。
从“投资热土”到“共建支点”
7月17日,在宣恩县微塑园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工人正在搬运调试新到的设备,计划10月底开工投产。该项目由长潭河侗族乡文振国回乡投资兴建。项目占地120亩,建设厂房约50000平方米,组建再生资源原材料加工生产线。
“看到家乡聚力于再生塑料、再生金属等项目的招引,深耕循环经济产业链,我也想把企业带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文振国是中国再生资源协会PET行业分会副会长,他不仅自己积极投身家乡建设,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积极牵线搭桥,助推3个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落户家乡。
随着项目的不断落地,宣恩县因地制宜构建资源回收—原料生产—终端产品制造全产业链供应体系,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截至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园已招引落户企业13家。
走进盛夏里的宣北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鳞次栉比的厂房、机械轰鸣的车间、忙碌其间的工人;晨曦中的三河沟游船码头,长长的混凝土臂架泵车正在开足马力,待三河沟游船码头建成后,将成为贡水画廊文旅综合开发项目三河沟至洞坪水库的重要节点;高罗镇恒浩魔芋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的苗寨魔芋种植基地里,魔芋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拔节生长,其深加工的车间厂房,也即将建成使用。在贡乡大地,一曲曲投资的欢歌正在唱响、一幅幅发展的画卷正在铺开。
“家乡的投资环境特别好,真正做到了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所以在2020年投资了一个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我又与合伙人投资了微工坊水泵全产业链项目,把项目放在这里,我们放心。”微工坊水泵全产业链项目是楚商刘时刚在宣恩县投资的第二个项目,谈起为什么在宣恩继续扩大投资,湖北聚晟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时刚一语道出了原因。
宣恩以作风之实赢发展之势,楚商回乡投资占比从2024年的45.94%跃升至如今的80.95%,形成了“作风优—环境好—投资兴“的良性循环。正如楚商刘江看着自己回乡投资的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的感言:“我们带回的不只是项目,更是对这片土地的爱和信心;而政府捧出的不只是服务,更是诚邀我们共同建设家乡的真心。”
巍巍武陵连绵不绝,贡水迢迢奔流不息。在这热情似火的盛夏,浪漫宣恩正以作风之实引领发展新篇,正随着“楚商回乡”的脚步,铺展成一幅浪漫而蓬勃的时代画卷。(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王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