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助力提升开放辐射力,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揭牌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4月27日,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省商务厅与武汉大学签订了共建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框架合作协议。这是我省立足湖北、服务全国、面向全球打造的开放创新研究高端智库,为全省高水平开放提供战略支撑。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构。湖北发展面临多期叠加的战略新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水平开放创新工作,作出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重要部署,由武汉大学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省社科院和银行、信保等金融保险机构,共同组建成立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
“1+1+6+X”,打造对外开放“最强大脑”
依托湖北高校资源,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将按照“1+1+6+X”模式,建立一个高水平开放专家人才库,组织孵化一个高端资源集聚平台,围绕制度型开放、产业出海、贸易产业安全与贸易救济、贸易创新(含绿色贸易、新型易货贸易、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组建6个开放研究基地,服务X个“出海”重点链主型企业,开展一批开放领域重大课题研究,服务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将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整合高校、金融机构、重点企业等力量。”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介绍,研究院将坚持系统研究与专业研究相结合、理论创新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依托各自学科优势和专业领域优势,聚焦公共开放智库、产业赋能中心、资源集聚平台、创新实践高地、能力培训提升五个功能定位,打造新型对外开放智库,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
据介绍,省商务厅与武汉大学将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加强保障,在开放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共享、提升产业服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开放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研究院更好发挥作用。
“产学研政金”携手,为服务全国高水平开放贡献更多“湖北方案”
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将统筹“产学研政金”五类资源,以目标、任务、结果为导向,为服务全国高水平开放贡献更多“湖北方案”。
“从‘长江时代’到‘全球坐标’,湖北正立足优势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介绍,学校将持续加强经济管理、光电子信息等学科建设,依托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贸易新业态、光电信息产业出海等开放领域重大课题研究,为湖北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实理论支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构建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培养特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领军人才,为湖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紧密围绕湖北战略定位,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全球网络优势,该行积极搭建湖北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沟通桥梁,自2022年以来,累计为湖北企业承销海外债超31亿美元,通过“中银全球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助力鄂企扬帆出海。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陈皞表示,将以研究院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金融专业优势和全球网络优势,为研究院及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将“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加强与研究院在人才培养、信息共享、课题研究等方面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支持开放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副总经理许云介绍,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职能,积极帮助湖北企业防风险、拓市场、补损失、促融资,为鄂企出海提供有力金融支撑。2024年,中国信保湖北分公司累计服务支持湖北外经贸企业3840家,同比增长15.6%;总承保规模达11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服务支持企业数量和总承保规模再创新高。
发挥研究院的强大智库作用,赋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长飞国际公司总经理文潇江表示,期待与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展开新的合作,共同助力走出去企业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打开对外经贸合作新空间,抓住开放新机遇。
附件: